慈母多败儿,严父出孝子
“慈母多败儿,严父出孝子”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,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一个孩子最初世界观、价值观是由家庭环境、父母教育的深远影响形成的。对于一些没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的人来说,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将伴随他的一生。
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通常是严父与慈母的组合。对待子女的教育,家长通常都有明确的分工。就如同唱戏,有红脸就必定有白脸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父亲通常是孩子智慧的启迪者,同时给孩子提供了做人的榜样。“养不教父之过”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方式中,父亲可以说是“全责”。如果说父亲注重的是孩子智商的形成,那么母亲则在于对孩子情商的培养以及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。大家不难看出父母角色各自的重要性,即便在单亲家庭,也一定要做到“缺人不缺位”,否则对孩子来说不免要面对智商与情商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。
“慈母多败儿”这是所有慈母心中最为纠结的一句话,现实中的例子真是太多了。一般情况下,孩子不会做的事就是由于母亲太会做了,孩子基本上连个锻炼机会都没有。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、没有基本的生存技能,败的就可想而知了。中国两千多年惯性思维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”,低生存能力、低社交能力、低情商的青年比比皆是,让人痛心疾首!
“严父出孝子”《睦亲》中说“父严而子知所畏,则不敢为非;父宽则子玩易,而恣其所行矣。子之不肖,父多优容。”讲个严父的故事。戚继光13岁那年定的婚,亲戚给他送了一双非常考究的丝履。戚继光非常喜欢这双鞋,就穿上了。结果让他的父亲看到了,戚继光家六代武将,家风极严,父亲十分生气地批评道:“为将之道,文武双全。文要精熟韬略、足智多谋;武要临阵破敌、武艺高强。然而更重要的是为官清正、爱民如子。从小不贪图富贵,将来才能和士兵同生共死。你这样做,以后势必会侵占士卒的粮饷,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。”最后戚继光的父亲还将这双丝履毁裂,不让戚继光从小养成奢侈享受的坏习惯。戚继光后来的成就我不多说了,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个故事是什么感觉。惯子如杀子,戚继光的父亲才是“亲爹”哪!
好常时间没写东西了,这篇就当练笔了,未来更精彩!